高考作文应急绝招(三)
宁大启点家教网讲解高考作文应急绝招。
3、第三招——聚沙成塔
问题三:对于一则多义性的材料,考生在写作过程中,不知不觉把自己对材料的多种理解都进行了论述,此时应如何赶紧突出中心?
比如,2008年福建高考作文,三个人进商店,分别买饮料,一个买甜的,一个买苦中带甜的,一个买淡的。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文,题目自拟。
对于这样的材料,很多考生会把三种不同含义的细节都进行论述,漫无目的,面面俱到。这就成了“两只黄鹂鸣翠柳”不知所云,“一行白鹭上青天”不知所往。
那么,如何把纷繁的论述聚集起来,聚沙成塔,更上层楼,中心鲜明突出?
结构主义指出,世界不是由物组成的,而是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组成的。这时候有必要找出这三者之间本质上的联系,分析他们的关系,或者是对比关系,或者是映衬关系。再分析这些关系之间的转化,或者是在这三者之上,再拔高一个层次,让它能够统摄前三者,使得文章高屋建瓴,识见不凡。
比如上面详细写了三种饮料选择之后,马上就要聚沙成塔,收束全篇。
有人说,三种人三种选择,岂不太繁琐了?我的观点恰恰相反,“三”乃虚指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三种人三种选择,乃无数人就有无数种选择之谓也。
让喜甜者选择果汁,喜淡者选择矿泉水,喜苦甜者选择咖啡,让所有的人各取所需,各尽其宜,各得所妙,有什么不好呢?参差百态,乃是幸福本源;和而不同,方是和谐之道。
更进一步说,不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,同一个人随着时间的变化,也会有不同的选择。
“少年读书,如隙中窥月;中年读书,如庭中望月;老年读书,如台上玩月。”世界是丰富多彩的,人生是瞬息万变的,我们又岂能一以贯之、抱残守缺?
更多精彩文章,见:www.qdjj5.com
|